在高度重視素質培養的當下,讓孩子學習一兩門才藝,成為許多家庭的選擇。媒體調查發現,一些機構抓住家長心理,組織名目繁多的藝術類賽事,凡參賽都能獲獎,不少孩子拿獎拿到手軟。
“凡賽必獲獎”,獎勵泛濫,說明許多賽事壓根就沒有多少含金量,不過是一種利益變現的手段。一些人因此賺得盆滿缽滿,比賽和獎勵真正能給孩子帶來什么影響,他們并不關心。
不少家長希望以賽促學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,期望通過到各地參加比賽豐富孩子的閱歷、開闊視野,或希望通過比賽獲獎增強孩子在升學競爭中的籌碼,只要對孩子有利的事情,家長往往不惜成本。商家正是抓住了家長的這種心理。“凡賽必獲獎”的背后,折射出一些家長們的“成功焦慮”與功利算計,他們渴望子女出類拔萃,于是“花錢買獎勵”,用一些含金量不高的獎項來裝點門面,證明孩子的出色和家長自身的優秀。
“凡賽必獲獎”讓家長遭受了物質損失,讓比賽成為有名無實的“圈錢游戲”,甚至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。面對“亂花漸欲迷人眼”的比賽,家長們要少一些急功近利、隨波逐流,多一點理性。(楊朝清)
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